设为首页 -- 会员登录--会员注册--投稿指南--TAG标签
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文章 > 励志文章 > 正文

行走在长江边的人——励志文章

来源:未知 作者:敬贤 时间:2021-08-09 阅读: 类别:励志文章
  记得有一次看电视节目,一个读书人讲他自己的故事,他姓名我不记得了。讲他自已,一个人行走在长江两岸,收集整饬有关长江文化遗产的故事。这一工作是无人派遣,更不是什么职业,只是个人意愿而已。具说是他父亲告诫他,自九十年代后,长江两岸开发力度是建国以来,前所未有的,许多古迹,文化风俗都有被破坏,遗失的风险,要他做这件有意义的事。于是他大学毕业后,背起行囊,义无反顾的行走在长江两岸。
  寻找历史的遗迹,询问上了年岁的船夫,樵农,查找相关数据。从武汉到宜宾,从沱沱河到南京。以一己之力,从事着抢救性的挖掘长江文化遗产,而他一干就是十几年。他的行为令我深深折服,佩服之余暗暗自问,他家中可能很富裕,至少衣食无忧,否则,自己吃饭都成问题,那有精力整饬相关资料?不论他的家境如何,他的行为,总是不经意地撞击我脆弱的心扉。
  整理出来的数据编辑成册,还要自费的将书出版,束之图书店一隅。现在这些书真的不好卖,远比不上那些文娱圈出书的人,她们的粉丝多,盼签名,盼合影,创造的效益也是巨大的。而我更看好他的书,正是他历尽风霜,涉险遇滩的阅历,才沉淀出如此厚重的文化内涵。他的书极具生命力,它无需任何的粉饰,它是一道靓丽的自然风景,是山顶的一颗松,是山岙的一股清泉,是江中的远帆,是海面的灯塔,有道是生命如书,优雅馨香。
  中国的博大,总有这些无私的人,凭着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热爱,有的倾其所有,甚至倾家荡产也要做对国家对民族有益的事。他们虽不是战场上的英雄,也不是国家特殊的贡献者,更不是某个行政机构的委派。总之,他们无愧于这个国家,无愧于这个优秀的民族。“落日孤城,彩霞黄昏,长江边上斜影伴随着一人,渐渐的送走残阳。看那孤帆远去无影无踪,白鹤采萍穿桥而过。我才发现,而今的我客居他乡已经期年,站在长江边上的不再是过客,而是一个归人。”
  今是如此,古甚亦然。他们不求回报,不求功名,只是记录着历史上所发生的真实故事,这也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,晚清时期的王永彬,知道他的人不多,他的字润芳,号宜山,人称宜山先生。祖先于唐代从婺源迁至江西南康,宋居饶州乐平,明洪武迁至武昌咸宁县。他少读私塾,不久兄长过世,父亲让他辍学谋生,他跪求父亲希望修完学业,后得入县学读书。他一生酷爱读书,可从未谋得一官半职,他的学历也不过是秀才,最高不过举人,甚至不及范进,只在当地靠教书授徒为生,一直到生命终结。可他晚年“矻矻不倦,于学无不通,旁涉全,扁及数术家言”“兼励文行,不专尚举子业,凡问业者,咸修饬谨度品概与词艺兼营并进”。
  他的治学精神令我叹服,宛如那位“行走在长江边的人”,而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是许多人所不能企及的,尤其是多年后,他们的成果更能显现出弥足的珍贵。
  王永彬勤于著述,自己编写的书籍很多,其中有《朱子家训》《格言集句》《禊帖楹联》《围炉夜话》等等等等,这些书对今天爱读书的人仍是爱不释手。其中《围炉夜话》和陈继儒《小窗幽记》洪应明《菜根谭》并称为“处世三大奇书”。
  那些不求名利,只为中华文脉的延续而默默工作的人也是令人仰止的,他们一生执着,无怨无悔。即使今天再版他的作品所获得的财富与他无关了,可他们的故事将永远镌刻在中国文化史册上,尤如弯曲的江面上,远远漂动的船帆;茫茫的海面上,高高耸立的灯塔。这是长江母亲的骄傲,她哺育了许多许多这样优秀的华夏儿女。是长江的幸事,更是民族的幸事。向这些一心为国为民,默默奉献的人,致以崇高的敬意!
  写于2020.7.5 南院
  (文/敬贤)

网友评论:

关于我们 | 服务条款 | 免责申明 | 联系我们 | 排版工具

本站所收录作品、热点资讯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,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。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与本站立场无关,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告知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

Copyright © 2015-2017 芊羽文学苑 版权所有

豫ICP备18032528号-7 豫公网安备 41162502150024号

Top